2010-08-24

儲蓄型保險?

今天遇到一個銀行金融的業務員向我推廣他們的新產品。說穿了就是一紙定存的合約。20年的,真長。之所以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一個噱頭,夠嗆。

遊戲是這樣玩的。設定一個你每年要存入的金額,然後綁20年的約。主要吸引人的噱頭是銀行從一開始就用客戶最終會存入的總額以1%的年息來給息。(年繳才適用1%的年息,月繳則會較低)。也就是說,假設年繳6萬,那麼20年就共繳了120萬。則銀行從第一年開始就用120萬來給息。120萬x1%就是1萬2千元。聽起來真爽,年初繳6萬,年底帳戶就有7萬2千元。投資報酬率有20%。但是問題就在於這些都看得到摸不到,要20年後才摸得到(提前解約要付違約金的)。啊對了, 另外會附一些傷殘的保障額度(根本就是儲蓄型保險?)。
那麼,真的看20年後會怎樣, 回到家後,用Excel做了一個簡單的試算。假設就已年繳6萬(相當於每月要存入5000元),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:



這個表是同樣每年投入6萬元資金去試算,左半邊是這個特別的方案的結果,右半邊是跟銀行以1.71%年息複利定存的結果。

這遊戲最總得投報率就是20%,這個差不多相當於跟銀行以1.71%年息複利定存20年的結果相當。雖然說目前的利率沒那麼高。但是也意味著,當利率升高至1.71%左右的時候,這個投資標的會變得沒甚麼賺頭。
這個投資標的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開始就以最終要投入金額來給息,一開始會顯得給超多,不過這個有點朝三暮四的那種手法,甚至比朝三暮四還絕,因為一開始所給的也是要等最後才回收。
要綁20年真的還滿久的,20年我就快50歲了。中間可能歷經貸款買房子需要用錢,可能遇到通膨直接把這些利息給吃掉...要我固定把錢鎖在這裏面,實在是下不了手。
理財,也是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過程,感謝今天遇到這個專員,讓我思考了一下這些有關錢的問題。不知道看倌們對於這種金融商品有沒有甚麼意見。

2010-08-07

格子趣

有句話說得好『在羅馬做跟羅馬人一樣的事 (When in Romo, do as the Romans do.)』,身在宅中,就做一些宅男會做的事囉。之前在電視購物頻道看到這個名為甚麼魔法積木balabala~(忘了確切的名稱了),不過名字可能真的不是這麼重要,因為就連裡面的附的資料就至少有3種名稱-說明書上稱呼作『YAMAKAWA時尚收納組合架』、『彩色百變組合架』,另一個是商品明細表,上頭註明商品名稱為『百變裝潢繽紛炫彩收納櫃』。

剛收到商品時,有點失望,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好像跟電視上看到的感覺不太一樣,整個覺得薄薄的塑膠材質一整個弱掉了。但既然都買了,還是組起來看看囉。裡頭有56片隔板,可以組裝成正規4X4共16格的櫃子。不過它的特點就是不必組成正規的樣式。電視上甚至有demo組裝成三角形的樣式。我看接頭上是有提供斜角的卡榫,不過因為我自己沒有這個需求,一下子也不知道三角形的要怎麼來組,就還是選擇組成方格子的樣式。

商品內容:隔板*56片、連結頭*60粒
NT1680元
後來組裝起來後,發現還不錯,雖然似乎不太適合擺放太重的東西,但是對於雜物很多的我,倒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收納環境。這個收納櫃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可以自由地依照需求組裝,而且可以隨時改變格子的分布。另外就是搬遷的時候很方便,可以整個櫃子縮到很小的空間再搬。

經過了一些巧思,組裝了一個專屬我客製化的收納櫃,感動的是我剛好56片的隔板都用上了,不多也不少。
格子的空間可以2個合併,開口也可以朝側邊或上面

 整體來說,還不賴。

2010-07-25

主動閃避,如有魔力

最近在電視上看到裕隆日產汽車最近發表了全新一代All New INFINITI M25/37,其搭載的「Safety Shield」行車主動防護科技,廣告詞設計得挺好的『主動閃避,如有魔力』,廣告中影片就秀了一段行車狀態的車子,透過這種科技,成功地防止了與側後方的車子發生擦撞。

看了之後,除了覺得現在汽車是加入了越來越多的科技來輔助人們開車以外,這個廣告同時不禁讓我會心一笑。因為早在多年以前,家裡的機車,只要後座載的是老爸,我的車子就搭載了這種防護科技。老爸總是在我騎車的同時,幫我看著四周的車況,當他偵測到我的機車可能會與其他車發生擦撞時,老爸會主動移動他的重心,讓車子被導引到安全的位置。甚至,在過彎的時候,老爸也自己調整重心,讓車身傾斜,輔助過彎。

現在回想起來,是覺得還挺貼心,挺有趣的。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並非這麼浪漫,反倒我是挺厭惡這個自動導向的"科技",因為反而會讓我身為駕駛的,飽受驚嚇。車子無端的突然在預期外自動擺向,反而造成一些危險。而且,在騎車方面,似乎跟老爸頗欠缺默契,老爸會在我不打算轉彎的時候,誤認為我要轉彎,真是窘。

不過我想,這個應用在汽車上的科技,應當是有透過高速的電腦運算,來幫助駕駛在行駛上,更加安全才是。

2010-05-13

錢不夠用2:談直銷


周末在電視上看到"錢不夠用2"的電影,是新加坡電影,挺好看的,覺得把一些兄弟姐妹扶養父母的問題詮釋的很傳神,有些情節,雖然故意誇張,但確實賺人熱淚。

電影裡面三兄弟各自的事業大起大落,其中有談到"直銷",電影似乎把直銷的生態反映得挺貼切的。其實直銷這個詞,從小到大就陸陸續續有聽到一些相關的故事,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對直銷卻有不同的認知。小時候,曾經被教育『直銷就是老鼠會,是碰不得的』,至於甚麼是老鼠會,也一直沒有聽到一個明確的定義,但是留在幼小的心靈中,總覺得會用老鼠做比喻,肯定不是太好的東西。也聽大人說,直銷的東西一旦買了,就要再一直找人當『下線』才能繼續運作。

回想幾年前,因為一位朋友投身直銷,因緣際會下讓我比較了解了直銷。感謝朋友當時不厭其煩地向我說明,又是簡報,又是一些演講的錄音。只是可惜當時朋友錯估了我的財力與我的需求,費了許多口舌,我卻沒有買任何的商品,嘻。現在回想起來,是滿珍貴的,他扭轉了我長期對直銷的觀念。

其實,我覺得『直銷』的基本概念是很好的,出發點也很良善,但是可能被一些人抱持著投機的心態加上不當的操作,才才衍生出一些令人不好的觀感。

本來一家公司要推展他的商品,就需要透過一些『通路』來販售、宣傳,這通路可能是實體店面、網路虛擬商店、平面廣告,或者是電視甚至在電影裡面巧妙地做一些置入式的行銷。而不同的通路,一定有他不同的特性、效果及成本。而『直銷』只不過是眾多通路的其中一個選項。

但是大部分的通路,有一個特性,是需要找明星代言,這個雖然能夠為商品帶來說服力,但也大大增加了商品本身的成本。心理學上在探討人性時,有所謂的『以偏概全』,有所謂的『月暈效應』,當我們欣賞某位歌手的歌喉或演員的演技時,我們不知不覺地相信他在選擇奶粉、化妝品、甚至選擇巧克力的判斷上,也有過人獨道的鑑賞能力。但是我們理性的思考我們這樣的行為,難道不覺得荒謬嗎?

最讓我信服、欣賞『直銷』的,就是它不要這種『英雄』來代言,而是靠『口耳相傳』來推廣。各種通路,本來就會有其成本,因此將商品的利潤,透過適當合理的制度分配給通路過程中負責『口耳相傳』的人,自然是相當合理的。如此,有2大好處,一是商品省下了給那些明星的代言成本,二是把商品銷售賺錢的機會分給一般平民老百姓,而不是那些本來就已經頗具社經地位的明星。

其實,難也是難在制度上的設計,很多事情都是因為利益橋不攏而破局。一個好的直銷產業,除了要努力提升商品水準以外,一定要有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,讓底下『口耳相傳』的人願意真心為商品奔走、代言。

我不是從事直銷的產業,但是我很欣賞其中的基本概念,也很願意在這幫『直銷』洗刷一下他的名聲,如果它需要的話。

2010-01-17

寫下來

學得慢,又忘得快。
只是熟練的問題還是記憶力真的衰退了。
唉,真的要勤做筆記。記憶力似乎靠不住!!
 Go, never be frustrated.